• 201.08 KB
  • 2022-04-22 13:37:56 发布

EJT919-1994水中锰-54的分析方法.pdf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F75EJ/T919—1994水中锰-54的分析方法1994-11-11发布1995-05-01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共沉演预浓集-阳离子交换法分离γ谱仪测定水中锰-54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及核设施排放废水中锰-54的分析。测定范围为0.2~50Bq·L-1。2引用标准GB/T12379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3方法提要水样中加入锰载体、铁载体,以氢氧化物形式共沉淀浓集锰-54,经MnO沉淀纯化,使锰与钙、镁等2常量离子分离;再在盐酸-丙酮体系中用阳离子交换色层分离,使锰与放射性锶、铯、钌等裂变产物以及放射性钴、铁、锌、镍等中子活化产物进一步分离;最后以磷酸铵锰沉淀形式制源,用高纯锗低本底γ谱仪测量锰-54的γ放射性活度。4试剂和材料所有试剂均为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1溴酸钾:KBrO。34.2硝酸:HNO含量65.0%~68.0%(m/m)。34.3盐酸:HCI含量36.0%~38.0%(m/m)。4.4丙酮:(CH)CO含量不少于99.0%(m/m)。324.5乙醇:CHOH含量不少于95.0%(V/V)。254.6氢氧化铵溶液:50%(V/V)4.7氢氧化铵溶液:0.1mol/L。4.8硝酸溶液:6mol/L。4.9硝酸溶液:3%(V/V)。4.10盐酸溶液:3mol/L。4.11盐酸溶液:0.5mol/L。4.12盐酸溶液:0.1mol/L。4.13盐酸-丙酮混合液:0.5mol/LHCI—50%(V/V)(CH)CO,用时配制。324.14盐酸-丙酮混合液:2.0mol/LHCI—83%(V/V)(CH)CO,用时配制。324.15磷酸二氢铵溶液:1mol/L。4.16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147~246μm。4.16.1树脂的处理:将树脂于水中浸泡5h以上,弃去上清液和漂浮物。用盐酸溶液(4.10)浸泡4h,弃去上清液。用水洗涤树脂至中性。4.16.2离子交换树脂柱制备:将处理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4.16.1)以湿法装入交换柱(5.1)中,树脂 床高180mm,柱床下端以聚四氟乙烯细丝或玻璃棉填塞。用30mL盐酸-丙酮混合液(4.13)淋洗交换柱,待用。4.16.3树脂再生:先用30mL盐酸溶液(4.10)淋洗交换柱,再用水将树脂洗至近中性,最后以30mL盐酸-丙酮混合液(4.13)淋洗树脂床。4.17锰载体溶液:10mgMn+2/mL。4.17.1配制:称取36g氯化锰(MnCl4HO),溶解于200mL盐酸溶液(4.12)中,滤去不溶物,清液移至2·21L容量瓶中,注入盐酸溶液(4.12)至标线。4.17.2标定:吸取6份5.00mL锰载体溶液(4.17.1)分别置于100mL烧杯中,加30mL水,15mL磷酸二氢铵溶液(4.15),搅拦下滴加氢氧化铵溶液(4.6)到pH值为8,加热至沸使沉淀凝聚。冷却至室温后,将沉淀滤至已恒重的G3玻璃砂坩埚中,依次用3mL氢氧化铵溶液(4.7)和乙醇(4.5)洗涤,在烘箱中于110℃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以MnNHPOHO形式称量直至恒重,计算锰载体浓度。44·24.18铁载体溶液:5mgFe3+/mL。配制:称取24.5g氯化铁(FeCl6HO)溶于200mL盐酸溶液(4.12),过滤到1L容量瓶中,注入盐酸溶3·2液(4.12)至标线。4.19锰-54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移取适量的-54标准溶液,用盐酸溶液(4.12)稀释到一定体积,使放射性浓度在3000Bq/mL左右,不确定度在±5%内。5仪器与设备5.1玻璃离子交换柱ϕ12mm×200mm。5.2G3玻璃砂坩埚。5.3调速电动搅拌器。5.4电动离心机:最高转速4000r/min,离心管容量大于50mL。5.5可拆式玻璃漏斗:内径22mm。5.6分析天平:感量0.1mg。5.7烘箱。-1605.8高纯锗低本底谱仪:在γ50keV~2.5MeV的积分本底计数率6s;对Co的1332keVγ射线的分辨率小于2.0keV。6锰-54探测效率测定6.1锰-54标准源的制备: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锰-54标准溶液(4.19)至一铺有二层直径为22mm滤纸的有机玻璃小托盘中,置红外灯下烘干,用有机玻璃片覆盖、封牢。使所制成的锰-54标准源的几何形状与待测样品源一致。标准源中,锰-54的总活度在108Bq量级,不确定度在±5%之内。6.2锰-54活度测量:在高纯锗低本底谱仪上测量制备好的锰γ-54标准固体源(6.1)的计数率,由该源已知活度求得锰-54的探测效率。7采样按GB/T12379中的规定执行。8分析步骤8.1取10L水样置于塑料桶中,加入1.00mL锰载体溶液(4.17),1.0mL铁载体溶液(4.18),以2000r/min转速搅拌5min。在此转速下滴加氢氧化铵溶液(4.6)至pH≥11,继续搅拌30min,放置5h以上。8.2虹吸弃去上清液,沉淀移入50mL离心管中,在转速2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用5mL硝酸(4.2)溶解沉淀。用10mL硝酸溶液(4.8)洗涤塑料桶,洗涤液合并于离心管中。8.3搅动下缓慢地向离心管中加入lg溴酸钾(4.1)。置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到室温后以2000r/min转速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用15mL硝酸溶液(4.9)洗涤沉淀,以2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弃去洗涤液。8.4向上述离心管中加入1.0mL盐酸(4.3)使沉淀溶解,加入15mL水并置试管于热水浴中加热5min,离心。清液转移至另一试管,加水使清液总体积在15~20mL,向其中加入与清液等体积的丙酮(4.4),混匀。8.5将上述溶液以0.5mL/min·cm2流速通过阳离子树脂交换柱(4.16.2),用30mL盐酸溶液(4.11)洗涤离 心管,将洗涤液通过离子交换柱。8.6用40mL盐酸-丙酮混合液(4.14)解吸锰,流速为0.3mL/min·cm2。解吸流出液收集于100mL烧杯中。8.7向解吸流出液中加入3mL磷酸二氢铵溶液(4.15),置于60℃以上的热水浴中加热5min,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铵溶液(4.6)使磷酸铵锰沉淀析出,并继续滴加氢氧化铵溶液(4.6)至沉淀体系pH为8。8.8用可拆式玻璃漏斗(5.5)将磷酸铵锰沉淀过滤到已称重的滤纸上,分别用3mL氢氧化铵溶液(4.7)和乙醇(4.5)洗涤。置沉淀于烘箱(5.7)中,在110℃下烘10min,移至保干器内冷至室温,称至恒重,计算化学回收率。8.9用高纯锗低本底谱仪(γ5.8)测量磷酸铵锰沉淀源中锰-54的活度。γ9空白试验取6份10L自来水样,按8.1~8.9的步骤操作,测量空白试样计数率。当更换试剂时,须重新进行空白值检验。10分析结果的计算按下式计算水样中锰-54的放射性浓度A:VN•eµAV=Ef•Y•V式中:A——水样中锰-54的放射性浓度,Bq·L-1;VN——沉淀源净计数率,s-1;λ——锰-54的衰变常数0.00222d-1;t——从采样到测量活度所经历时间,γd;E——仪器对锰-54探测效率;fY——锰的化学回收率;V——水样体积,L。11本方法的精密度本方法的精密度是1993年9月~11月由4个实验室、6位工作者、用4个不同放射性活度水平的锰-54试样进行比对实验确定的。每一水平的试样做6个平行样品分析。由实验得到本测试的精密度(以Bq·L-1表示)为:水平(m)范围重复性r再现性R0.177~51.20.173m0.8340.202m0.996注:m为试验平均值。附录A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A1用溴酸钾(4.1)氧化Mn2+使生成MnO沉淀时,需在通风橱内进行。2A2当样品中稳定锰含量超过0.2mg时,应对锰的化学回收率进行修正。A3当空白试样的计数率高于仪器本底的计数率时,应以空白试样的计数率作为本底计数率。A4用盐酸-丙酮混合液(4.14)从离子交换柱上解吸锰,树脂床中有时会出现气泡,但不影响锰的分析测定。A5树脂的再生重复使用次数不宜超过8次。A6磷酸铵锰沉淀中锰-54的活度亦可用γNaI(T1)γ谱仪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