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6 KB
  • 2022-04-22 11:38:00 发布

合作实施碳氢科技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合作实施碳氢科技产业化项目第一章投资环境分析投资碳氢科技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宏观因素。自从中国中共“十八大”以后,碳氢科技这一新世纪重大生态科学的诞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环境。第一节政治环境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独立的一章。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第一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第二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 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第三条,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条,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第二节政策环境中共十八大前夕,国务院颁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部署和要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规划。第一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背景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28 第二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以工程为依托,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抢占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加速产业化,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总体部署产业布局和相关领域发展,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适时动态调整,促进协调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着眼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对重要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培育先导产业。第四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8 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掌握一批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发明专利质量数量和技术标准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创业环境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发展新业态的市场准入条件,以及财税激励、投融资机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高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合作的国际化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在部分领域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  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就业等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第三节法制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从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四中全会,我们党分别从建设、改革、法律3个维度,一步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决定》精神,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第一条,充分认识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28 《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虽然是短短一句话,但内涵十分丰富,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律制度。过去,人们把生态环境问题当作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认为是一个发展问题,以为生态环境问题会随着发展自然解决。现在,我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发展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法律问题。(01)人的生存发展,既需要吃的农产品、穿的和用的工业品,更需要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这就是生态产品。(02)生态产品从哪里来呢?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空间,是生产生态产品的“耕地”或“机器”。(03)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空间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这些生态空间不仅是我们当代人所有的,也是我们的后代的,是我们的子孙的。第二条,把握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解决秉持什么理念,采取什么价值取向来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问题。《决定》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针对我国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强调了三个基本要求。  (01)要有效约束开发行为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对自然无度无序没有底线开发的结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不在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关键要纠正人的行为,从征服自然、损害自然、破坏自然,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的出发点都应放在如何约束和调整人的行为上。如果法律的立足点仅是大而化之地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了防止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为了加强政府对某类自然资源的管理,而不是从源头上约束人的开发行为,也就难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02)要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个发展方式问题,是用什么办法、靠什么途径实现发展、做大蛋糕的问题。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防治污染物,生态文明也不是不发展,而是要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方式实现发展,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因此,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不仅要求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改造自然转变为有效约束人的开发行为,也要求经济方面的法律要实现从促进加快发展,转变为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03)要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28 这是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有效约束开发行为的思想一脉相承,也是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要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方在人,而不在自然,主要在生产者,而不在消费者。所以,要依靠法律促进生产者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法律要对生产者提出更多更明确的要求。执法和司法,要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受罚的原则,加大对生产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要改变一罚了之的做法,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条,落实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任务《决定》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相配合,从产权、开发保护、生态补偿、污染物防治的全过程,提出了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点任务。  (01)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制度。同时,要科学确定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各自的产权结构,合理分割并保护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等。  (02)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要按照自然规律,树立空间均衡原则,积极调整空间结构,坚决控制开发强度,大力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对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实行限制开发,严格管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严格耕地和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对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进行体制整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依法对国家公园实行禁止开发,少量的旅游活动必须严格控制在不干扰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  (03)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生态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不可以分割消费,很难计量每位消费者的消费量。同时,生态空间在当代的价值可能不是很高,但对后代人的发展则具极高价值。抓紧研究制定生态补偿基本法,可以本着“宜粗不宜细”原则,先对基本原则、对象与范围、类型与种类、补偿方式、资金来源、基本标准等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制定更可操作的单行法。  (04)制定完善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2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并更好地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相衔接,《决定》强调要制定完善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已经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要按照《决定》要求,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法三条例”,即《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得比较早,与一些国际公约的条款和现行其他法律存在不衔接的问题。《海洋环境保护法》存在缺乏生态补偿、总量控制、处罚偏低等问题。要按照《决定》要求,加快修订“一法三条例”,同时启动《海洋法》的前期研究工作。第二章建设必要性分析第一节国家食品安全的必要性第一条,中国化学化肥农业的环境灾难农业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化肥、农药生产“政绩单”表明:全国共生产化肥7153.7万吨(折合氮、磷、钾纯度),较2012年增长4.89%,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化学农药总产量为337618.07吨,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11.93%,又创历史新高。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化肥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1/3以上。化肥农业污染超过全国污染总量的80%,超过工业污染成为中国最大的污染源。第二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氮肥过量使用造成亚硝酸盐超标,磷肥、钾肥过量使用造成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超标。卫生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登记确认的“三高”患者总人数高达2.66亿人,其中1600多万人转患为癌症,并以每年350多万人的数量递增。全国每天有8550人确诊为癌症患者,每7人中就有1人当年死亡。他们中高达80%的是因食用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铅、砷、汞、镉等农产品所致。化肥农药污染正极大地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未来,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亡国灭种的灾难。第三条,碳氢科技确保国家粮食食品安全28 碳氢核肥代替化肥后,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用量会大副度减少和杜绝,化肥、化学农药中的亚硝酸盐、重金属铅、砷、镉、铬、汞等在土壤中的含量就会大量降低,农产品中的亚硝酸盐、铅、砷、镉、铬、汞就会从减少到杜绝。农业生产中不再添加激素、调节剂,从而提高了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指数。第二节,保护人类未来的必要性第一条,化肥农业对人类未来的破坏它造成婴幼儿病种大量涌现,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痴呆、器官缺陷、畸形儿症等,它造成青少年视力、记忆力下降和各类皮肤类、肥胖类、心理精神类疾病频频发生,它造成育龄青年的精子、卵子数量大量减少,生育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威胁人类的未来。第二条,碳氢农业对人类未来的保护碳氢核肥代替化肥后,农产品粮、棉、油、瓜、果、菜、烟、茶及肉、蛋、奶食品中,减少了致癌致病几率,提高了人口生育能力,从而保护了人类和民族的未来。第三节,保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第一条,化学农业对生物链的破坏它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生物,如害虫的天敌昆虫:蛙类、鸟类、蜜蜂、家蚕、野生生物等。它造成各类病虫害的抗药性都提高百倍以上,其中蚜虫抗药性高达1600倍,致使生态生物链恶性循环。第二条,碳氢农业对生态链的保护利用碳氢氧氮捕集技术,捕集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叶茎周围达到550PPM以上时,可以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间接起到灭虫效果。在不喷洒化学农药的情况下,保护了蛙类、蜜蜂、鸟类等野生生物。第四节,保护大气环流的必要性第一条,化学农业对大气层的破坏每生产一吨化肥,要排放半吨以上的二氧化碳,由此加速导致了空气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提高、恶劣天气增多,地球灾害频发。第二条,碳氢农业对大气层的保护28 每生产一吨化肥,要排出半吨以上二氧化碳,全国每年生产化肥七千万吨,成为碳排放的元凶。碳氢核肥代替化肥后,不但不排二氧化碳,还要吸收二氧化碳数亿万吨,空气中碳含量低了,蓝天白云、雨后飞虹的自然景观就会重现。第五节,保护大自然的必要性第一条,化学农业对大自然的破坏由于化肥和化学农药广泛使用,致使大量的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被遗弃在地头、路沟、河边,通过日晒雨淋,最终进入坑、河、湖、海,造成水质富氮富磷,河湖水面蓝藻爆发,让原本的青山秀水变成穷山恶水。第二条,碳氢农业对大自然的保护用碳氢核肥代替化肥和化学农药,把作物秸杆、植物残体、动物粪便等废弃物,通过处理施入农田,重新回归大自然持续发展,续接大自然生物链,以此达到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第三章碳氢农业市场分析第一节,全国种植业基本规模/30亿亩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6911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332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000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1120万亩,林果14900万亩,糖料种植面积2865万亩,总计在30亿亩规模。第二节,国内种植业市场份额/200万吨未来五年,碳氢农业可以拿到国内20%、每年种植面积6亿亩的市场份额。粮食、蔬菜作物每亩按每季按2.0公斤、林果和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每亩每季按3——7公斤计算,平均每亩3.0公斤推算,每年需要生产碳氢核肥约200万吨。第三节,国际种植业市场份额/200万吨未来五年,碳氢农业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注册会员企业和国家“一带一路”跟进项目,拥有50——70个国家的目标市场空间,每年200万吨的出口可能。28 第四章碳氢科技产业化风险分析第一节,教育社会认识碳氢农业的紧迫性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略)第二节,国家尚未建立化肥、农药退出机制,农业行政部门固守化学农业的陈旧观念和僵化机制,会延缓碳氢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略)第三节,政府主导和量化的化肥、农药生产和销售市场,挤压了碳氢农业市场的空间和份额(略)第五章碳氢核肥的产能布局第一节国内国际综合产能未来五年,碳氢农业可占有国内20%的市场,每年需要生产碳氢核肥约200万吨。未来五年,碳氢核肥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可有200万吨的出口可能。未来五年,国内总产能应设计为400万吨。第二节国内生产产能分配未来五年,要在国内建设一个总厂和九个总分厂。京伦国际目前的计划是:总厂已经设在北京市房山区中碳联盟科技园。其它总分厂分别是东北总分厂、西北总分厂、川渝总分厂、中原总分厂、华中总分厂、湘赣总分厂、东南北总分厂、中南总分厂、西南总分厂。每个生产厂每年承担国内、国际各20万吨的生产任务。第三节国内外市场供应一览表28 厂序厂名拟选址国内市场供应国际市场供应01北京总厂已设房山京津冀、山东、山西、内蒙等国际综合市场02东北总分厂黑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亚国家市场03西北总分厂新疆新疆、甘肃、青海等中亚国家市场04川渝总分厂四川四川、重庆、西藏等欧亚走廊市场05中原总分厂河南河南、湖北等北美国家市场06华中总分厂安徽安徽、江苏等南美国家市场07湘赣总分厂湖南湖南、江西等澳洲国家市场08东南总分厂福建福建、台湾等非洲国家市场09中南总分厂广西广西、广东、海南、港澳等南亚国家市场10西南总分厂云南云南、贵州等东盟国家市场合计10103310第六章国家给碳氢产业效益的总评估第一节,中国国际科博会上科技宠儿2014年05月13日—18日,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商务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等八部委主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支持的第17届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京伦国际应邀做了《中国的食品安全,中国的生态农业,中国的碳氢核肥》主题发言。第二节,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高度评价28 京伦国际的主题发言,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科技部长万钢、北京市长王安顺及与会数百名专家学者的肯定,成为科技部推荐的十六个项目中最具“产业化、可推广、可复制”的特大科技创新型项目。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女士称赞说:“中国科学家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为世界开辟了一条清洁农业的崭新道路,必将引起全球新一轮的农业大革命。”第二节,碳氢农业的十大产业价值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碳氢科技拥有十大科技产业市场空间:第一条,为国家治理化肥农药污染提供了技术保证;第二条,为国家确保粮食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第三条,为中国农业低投高产优质提供了技术保证;第四条,为中国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提供了技术保证;第五条,为中国恢复出口创汇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第六条,为中国恢复中医中药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七条,为中国续接生态生物链条提供了资源环境;第八条,为中国治理山河面源污染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九条,为中国实现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产业空间;第十条,为中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创新产业模式。第七章碳氢核肥的环评要求第一节,区域环境要求第一条,空气环境生产过程中区域空气中无挥发、无异味,对环境空气无污染情况发生。第二条,流域环境生产过程中区域无排放、无滴漏,无对流域环境污染情况发生。第三条,声音环境28 生产过程中区域无室外噪音、室内生产过程无声音振动情况发生。第四条,土壤环境生产过程中区域无排放、无滴漏、无废弃物、无对土壤环境污染情况发生。第二节选址环评要求第一条,坐落环境毗邻市区,远离闹市。第二条,交通环境交通便利,快捷运输。第三条,规划环境区块整齐,便于规划。第四条,通讯落环境水电路网,四通一平。第三节工艺环评要求在无尘,无菌,无毒副作用环境中完成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发酵,配料罐——>全自动理瓶机——>多头灌装罐——>锡箔封口机——>回转旋盖机——>不锈钢传送带——>喷码机——>贴标机——>装箱机——>成品入库。第四节原料环评要求第一条,藻类产品的储运环评要求碳氢核肥的主料是藻类。用于碳氢核肥主要原材料的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多糖、蛋白质、色素等。因此,必须在无尘、无菌、真空、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储运,保存。第二条,藻类产品的储运环评要求28 碳氢核肥的辅料是糖类。用于碳氢核肥主要辅料的糖类物质是多羟基醛类、酮类。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可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因此,必须在无尘、无菌、真空、无潮湿、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储运,保存。第八章碳氢核肥单厂投资规模第一节,土地投资征用土地400亩,按当前三线城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平均每亩50.00万元匡算,需要投资2000.00万元。第二节,基建投资建成能满足年产量40万吨、职工规模500的生产功能区、研发行政办公功能区、仓储物流功能区、职工休闲生活四个功能区,需要投资2000.00万元。第三节,设备投资建成年产总量40万吨、每条年产10万吨的自动化生产线四条,需要设备投资2000.00万元。第四节,原料投资预购原材料400吨,确保每条生产线试车成功生产正品100吨。每吨原材料4.50万元,需要投资1800.00万元。第五节,包装投资建成满足年产40万吨碳氢核肥制瓶生产线,包装箱纸箱生产线,标签、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印刷生产线各一条,需要投资1100.00万元。第六节,管理基金28 从征地到试车成功,基建工期按照18月、提前三个月招工、培训等,需要经营管理基金1100.00万元。第七节,投资规模一览表序项目项目规模资金规模投资范围一土地400亩2000.00万元征用厂区建设用地二基建4个区块2000.00万元建成生产、办公、仓储、生活四个功能区三设备4套2000.00万元建成年产10万吨的自动化生产线四条四原料400吨1800.00万元采购用于每条生产线试生产的原材料400吨五包装3套1100.00万元建成满足年产40万吨的瓶、标、箱生产线六管理18个月1100.00万元用于基本建设期间的经营管理费用计6——10000.00万元——第九章碳氢核肥单厂经济效益第一节,光碳核肥每吨效益解析第一条,统一包装物价格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未来每吨包装价格可以控制在0.50万元。第二条,统一出厂价体系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未来每吨出厂价格可以控制在6.50万元。第三条,统一零售价体系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未来统一零售价格控制在12.00万元。第四条,统一利润与空间28 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未来每吨利润空间可稳定在2.00万元。第一条,统一让利与空间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未来每吨可向代理机构让利5.50万元。第七条,价格区间一览表价位价格价差价位价格价差统一零售价12.00万元——统一包装价0.50万元——统一出厂价6.50万元——生产毛利润2.00万元——统一原料价4.50万元——代理让利额5.50万元第二节,碳氢核肥单厂效益解析第一条,40万吨的原材料采购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吨原材料价格为4.50万元,每年原材料采购规模为1800000.00万元,即180.00亿元。第二条,40万吨统一包装消耗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吨包装费用为为0.50万元,每年包装消耗规模为200000.00万元,即20.00亿元。第三条,40万吨年毛利润收益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吨毛利润2.00万元,每年毛利润耗规模为800000.00万元,即80.00亿元。第四条,40万吨年代理让利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吨向代理机构让利5.50万元,每年向代理机构让利规模为2200000.00万元,即220.00亿元。第五条,40万吨年度企业社会利润分配一览表利费项目计算方法简述利费规模28 原材料消耗每吨原材料价格为4.50万元,乘以40万吨180.00亿元包装消耗每吨包装费用为为0.50万元,乘以40万吨20.00亿元企业毛利润每吨毛利润2.00万元,乘以40万吨80.00亿元社会让利每吨向代理机构让利5.50万元,乘以40万吨220.00亿元社会总产值每吨全国统一零售价12.00万元,乘以40万吨480.00亿元第十章碳氢核肥单厂税费规模第一节,税金及附加第一条,税金科技创新新型企业免缴3-5年增值税、营业税。3-5年后交税规模由企业和项目落地税务机关议定。第二条,附加费科技创新新型企业免缴3-5年附加费。3-5年后附加费规模由企业和项目落地税务机关议定。第二节,工资福利第一条,企业职工规模年产40万吨碳氢核肥的生产性企业,企业职工队伍在500人以内。第二条,企业职工规模按照我国现行工资和分配制度,职工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障金三个环节综合水平,人均月薪资标准应在1.00万元、年薪资标准在12.00万元。500人年度薪资规模为6000.00万元。第三节,水电消耗28 进入2015年,国内工业用电每度在1.50元、工业用水每吨在5.50元。每生产一吨碳氢核肥,耗电为4度。年产40万吨,用水费用为220.00万元,用电费用为240.00万元,水电总费用约为500.00万元。第四节,办公费用厂部机关的通讯、接待、差旅、会务、会展、会庆、示范、观摩、办公耗材等每年约为3500.00万元。第五节,广告宣传企业通过影视、网络载体宣传企业形象、产品品牌,费用应占总毛利润的5%、约40000.00万元。第六节,福利建设企业各类福利设施、福利建设、福利补贴应占企业毛利润5%、约40000.00万元第七节,税费规模90000.00万元(未包括税赋、附加费)。第十一章碳氢核肥单厂利润规模第一节,年毛利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吨毛利润2.00万元,每年毛利润耗规模为800000.00万元,即80.00亿元。第二节,年税费规模一个总分厂年产量40万吨,每年职工薪资福利、营销宣传、水电能耗、管理经营等综合费用为90000.00万元(未包括税赋、附加费),即9.00亿元。第三节,年利润规模28 每年毛利润规模为800000.00万元,减去每年综合费用为90000.00万元(未包括税赋、附加费),企业年利润规模为710000.00万元,即71.00亿元。第十二章碳氢农业单厂单品效益规模第一节,“666”与“41111”工程第一条,“666”碳氢产业化工程根据中碳联盟产品研发联盟、市场代理联盟、产品购销联盟、生产建设联盟、品牌创新联盟、银行融资联盟等“666”系统产业化工程,每个大区总分厂承担“41111”碳氢农业单品示范工程第二条,“41111”单品示范工程根据中碳联盟“41111”碳氢农业单品示范工程的要求,每个大区总分厂都要承担周边3-5省区的碳氢农业示范工程的义务。“41111”的含义就是,可以碳氢粮食、碳氢蔬菜、碳氢水果、碳氢经济作物中选择四个单品作物各种植1000万亩,用于指导碳氢购销联盟的工作。根据总分厂所在的气温带,四个单品也可以不同作物,也可以是同一类作物。本文选择粮食作物中的四个单品碳氢水稻、碳氢小麦、碳氢大豆、碳氢土豆。第二节,四个单品粮食作物亩产效益(计量单位:公斤,元商品粮2015年07月15日中粮集团中间价)作物商品亩产量化肥粮价碳氢粮价每公斤增收亩产效益28 水稻大米350.05.0065.0060.0022750.00小麦白面250.05.0055.0050.0013750.00大豆大豆200.05.0040.0035.008000.00土豆土豆3000.02.0026.0024.0078000.00第三节,四个千万亩碳氢粮食效益第一条,1000万亩碳氢大米售价每亩水稻产碳氢大米350公斤,每公斤中间价为65.00元,每亩售价为22750.00元。1000万亩水稻产碳氢大米3500000000公斤,总售价为22750000.00万元,即2275.00亿元。第二条,1000万亩碳氢白面售价每亩小麦产碳氢白面250公斤,每公斤中间价为55.00元,每亩售价为13750.00元。1000万亩小麦产碳氢白面2500000000公斤,总售价为11750000.00万元,即1175.00亿元。第三条,1000万亩碳氢大豆售价每亩碳氢大豆产量200公斤,每公斤中间价为40.00元,每亩大豆售价8000.00元。1000万亩产碳氢大豆80000000000公斤,总售价为8000000.00万元,即800.00亿元。第四条,1000万亩碳氢土豆售价每亩碳氢土豆豆产量3000公斤,每公斤中间价为26.00元,每亩土豆售价78000.00元。1000万亩产碳氢大豆30000000000公斤,总售价为78000000.00万元,即7800.00亿元。第四节,四个千万亩碳氢粮食总效益1000万亩碳氢大米售价:总售价为22750000.00万元,即2275.00亿元。1000万亩碳氢白面售价:总售价为11750000.00万元,即1175.00亿元。1000万亩碳氢大豆售价:总售价为8000000.00万元,即800.00亿元。1000万亩碳氢土豆售价:总售价为78000000.00万元,即7800.00亿元。四个一千万亩的总效益为11750.00亿元。28 第十三章投资京伦国际十亿效益报告第一节十亿总资产投入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厂名土地基建设备安装原材料包装流动资金合计1北京总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2东北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3西北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4川渝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5中原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6华中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7湘赣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8东南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9中南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10西南分厂4000.002000.001800.001100.001100.0010000.00总1040000.0020000.0018000.0011000.0011000.00100000.00第二节十亿投资利润总规模一览表单位:万元28 序总厂分厂年毛利润规模年总费用规模年总利润规模1北京总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2东北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3西北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4川渝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5中原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6华中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7湘赣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8东南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9中南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10西南分厂800000.0090000.00710000.00合计108000000.00900000.007100000.00第三节十亿投资利润分配一览表单位:万元合作方项目承担分工持有股份比例分红规模京伦国际产品研发和和产品生产70%4970000.00国维财富碳氢农品收购和销售30%2130000.00合计——100%7100000.00第四节投资周期与投资进度第一条,设备投资使用寿命为5年,5年后进入维护和大修期;第二条,基建投资使用寿命为50年,10后进入维修维护期;第三条,28 十个总厂和分厂应按照3-3-4的进度规划建设,第一年3家、第二年3家、第三年4家。第四、第五两年为联网和优化期。第四条,标准厂房为单层建筑,建设周期一般3至6个月。办公和生活区建设一般为一年或一年半。第十四章国维财富投资五十亿效益报告第一节五十亿碳氢农品购销平台投入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厂名仓储物流平台回购销售商业平台流动资金合计1北京总厂35000.0015000.00——50000.002东北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3西北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4川渝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5中原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6华中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7湘赣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8东南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9中南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10西南分厂35000.0015000.00——50000.00总10350000.00150000.00——500000.00第二节,“41111”碳氢农业示范工程效益第一条,如:1000万亩碳氢土豆售价7800.00亿元。第二条,如:1000万亩碳氢大米售价2275.00亿元。28 第三条,如:1000万亩碳氢白面售价1175.00亿元。第四条,如:1000万亩碳氢大豆售价800.00亿元。四个一千万亩的总效益为11750.00亿元。第三节五十亿投资碳氢农业总利润一览表单位:亿元序列总厂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年利润规模01北京总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2东北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3西北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4川渝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5中原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6华中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7湘赣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8东南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09中南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10西南分厂服务41111示范工程11750.00总计10117500.00第四节,五十亿投资碳氢农业年度利润分配一览表单位:亿元合作方项目承担分工持有股份比例分红规模国维财富碳氢农品收购和销售70%82250.00京伦国际产品研发和和产品生产30%35250.0028 合计——100%117500.00第五节,投资周期与投资进度第一条,十个总厂和分厂按照3-3-4的进度规划建设,第一年3家、第二年3家、第三年4家。第四、第五两年为联网和优化期。“41111”碳氢农业示范工程应紧密和建厂幅度无缝对接;第二条,纳入总分厂“41111”碳氢农业示范工程的当家作物和品种应当选择国家粮食食品安全战略的品种为主。如新疆的棉花、内蒙古的牧草、黑龙江的大豆、黄淮海地区的小麦、长江-珠江地区的水稻等。第三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现行粮食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纲要,粮棉油收购季节所需的流动资金由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低息或贴息提供,因此,本文投资规划未列入本项目。第四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现行粮食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纲要,粮棉油收购季节所需的流动资金由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低息或贴息提供,因此,本文投资规划未列入本项目。第五条,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现行粮食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纲要,粮棉油的储运物流一律启用国家农产品绿色通道。第十五章碳氢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略)碳氢科学的“原始社会”:启蒙、研发、试用阶段。碳氢科学的“奴隶社会”:示范、试产、试销阶段。碳氢科学的“春秋战国”:专利、成果、产品化阶段。碳氢科学的“封建社会”:市场、营销、商品化阶段。碳氢科学的“社会主义”:行业化、产业化阶段。碳氢科学的“资本主义”:联盟化、集约化阶段。碳氢科学的“知本社会”:碳氢工作、碳氢人生阶段。碳氢科学的“智本社会”:碳氢国家、碳氢社会阶段。28 第十六章项目财务经济评价第一节,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测算,年产X吨XX项目,投资估算如下:总投资金额(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100其中:建筑工程4000设备购置2000安装工程1100其他费用2900流动资金2900资金来源1600流动资金0投资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5年第二节,项目财务经济评价一、主要财务指标内容金额(万元)总销售收入2600000税金及附加90000总成本费用1800000税前利润80000028 所得税120000税后利润590000税后内部收益率73.7%税后投资回收期5年28'